年度回顧
- 分類:創新與發展
- 發布時間:2024-05-09 14:49:11
- 訪問量:0
天和防務2025年上半年經營工作回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堅持以“三十年三個階段六步走”的發展戰略為指引,深入踐行“聚焦、協同、提升”的指導思想,立足主業,以創新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精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錨定市場需求,縱深推進核心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應用,持續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積極應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與行業周期性挑戰,統籌推進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全面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
——軍工裝備業務領域,公司立足傳統優勢領域精耕細作,同步聚焦客戶多元化需求,積極拓展新興市場空間與客戶群體,通過品質管控體系升級與服務響應機制優化,推動業務穩步發展。
——射頻業務領域,秉持技術引領原則,著力構建覆蓋器件、材料、芯片至模組的全產業鏈能力,持續推動產品性能迭代與結構優化,產品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在射頻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
——在天融工程業務領域,圍繞總體戰略規劃加速落地,聚焦低空經濟、應急裝備、數字健康及天融大數據等戰略方向,通過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雙輪驅動,扎實推進示范性應用場景建設,為后續規模化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一、軍工業務深耕細作穩步推進,海洋領域拓展創新成果豐碩
今年上半年,公司軍工裝備業務持續深耕傳統業務的同時,緊密圍繞客戶需求導向,依托技術革新與產品迭代升級,在城市防空和要地防空、野戰防空、邊海空防、數字軍營、海洋探測和軍工配套等業務方向持續拓展,多個合同履約工作正有序推進。
某型便攜式防空導彈情報指揮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已完成性能鑒定試驗;某研究所底盤與方艙項目,已完成多套批產裝備軍檢驗收及交付;某裝置項目,已完成第一批多套設備生產;某軍區軍營智能管控信息系統項目,已完成所有模塊流程梳理。
海洋裝備領域,公司順利推進了多個傳感器項目的驗收和交付工作,并成功交付數個AUV 合同項目。同時,積極拓展新客戶資源,與多個涉海研究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簽訂了多個傳感器和海洋數據合同。在海洋業務方面,公司持續提升研發技術能力,不斷夯實業務發展基礎。
上半年,公司軍工裝備業務全面聚焦核心技術和產品,持續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牽引構建軍工產業鏈體系;深度挖掘存量客戶的潛在需求,加強客戶黏性;同步推進增量市場和新客戶群體拓展,全面優化產品性能指標與服務保障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二、射頻業務提質增效拓市場,行業地位鞏固提升
今年上半年,全球 5G 網絡建設進入新階段,公司射頻業務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優化產品結構,面向網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市場研發射頻芯片、器件、模組和材料等產品,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射頻領域的行業地位。
——子公司華揚通信深挖潛在客戶群體、強化技術交流、拓寬產品應用,多款應用于5G通信基站大功率 SMD 表貼環形器隔離器產品批量穩定發貨,并簽訂了多款高密集項目,確保公司技術走在行業前列;集總參數小功率隔離器環形器已通過大客戶認證并已持續穩定發貨,多家中小客戶已完成小批量和樣品送樣;微帶環形器隔離器已通過多家客戶驗證,并取得小批量訂單需求,射頻電源、無人機反制、量子通信、醫療器械等領域非標定制器件也在同步研發,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子公司南京彼奧新園區正式投入使用,產品批量交付工作穩定開展。在穩定存量客戶的基礎上,通過積極開展市場拓展工作,成功開發多款新材料,并承接一些重要項目卡脖子的核心材料研發制造任務。
——子公司成都通量業務持續穩步推進,新增多家客戶,憑借創新性產品榮獲多項榮譽資質。子公司天和嘉膜與多客戶合作推進材料驗證、產品標準確定及新線路板生產。
在 5G 基站建設行業政策和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的背景下,公司射頻業務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優化及降本增效,不斷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提升核心競爭力,穩固公司射頻行業地位和技術優勢,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增添新的增長動力。
三、天融工程業務加速布局規劃,多維領域合作拓展譜寫新篇
今年上半年,公司天融工程相關業務加速總體規劃和全面布局,進一步聚焦低空經濟、應急裝備、數字健康、天融大數據等業務方向,推動技術創新與業務模式創新,開展應用驗證項目,為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天融大數據業務方面,公司在重點行業針對大數據服務與人工智能算力支撐能力方面,進行市場拓展,提升公司品牌在行業內的知名度;生物安全領域完成多個試點部署;
——數字健康業務方面,公司已形成個人主動健康管理、安全作業健康監測評估、智慧康養服務三項核心業務;參加國家級“應急使命.2025”演習,救援寶系統成功應用于大型儲罐火災爆炸事故救援場景,獲得多支參演隊伍的應用;完成多地試點測試并輸出交付手冊;在安全生產領域,產品完成多場景驗證且業績有突破;定制服務能力初步滲透到醫療健康領域,拓寬了業務范圍;智慧康養服務平臺試點落地;在消防領域初步構建區域化渠道網絡;
——低空經濟業務方面,公司取得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低空經濟城市建設規劃服務能力等五個甲級資質,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在低空經濟領域關于無人機飛行驗證、測試、試飛以及各類應用場景飛行作業的資質和能力;同時,參與低空經濟示范區建設項目,完成總體方案編制并落實建設意向。
——應急裝備業務方面,公司已初步完成應急裝備業務發展規劃,進一步聚焦業務領域,明確經營發展策略;通過中標省級應急部門相關項目,該項目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為公司應急裝備研制獲得了入圍和試驗機會;在客戶需求的牽引下,規劃了應急救援現場空地一體指揮車系列產品并完成立項;同時完成區域性項目的合同簽訂,為同類項目在其他區域的復制推廣奠定實踐基礎;完成基礎團隊能力搭建,圍繞市場銷售、售前技術支撐、項目實施及售后實施專業化分工,構建起銷售牽引、技術賦能、交付運維聯動的全周期服務閉環。
天融工程業務領域,已逐步打開新篇章。
四、堅持自主創新引領發展,實現核心技術重點突破
今年上半年,公司堅持以自主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探索和嘗試前沿科技,不斷推動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致力于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成功取得了一系列核心產品的研發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重點突破。
——軍工裝備業務方面,某型便攜式防空導彈情報指揮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某研究所底盤與方艙項目、某裝置項目、某軍區軍營智能管控信息系統項目、地空多任務雷達項目、多任務偵察監視雷達項目等研發工作在有序推進中;海洋數據便攜式數采系統、微型 AUV 技術攻關取得突破。
——射頻業務方面,子公司華揚通信持續優化升級產品結構,多個自研項目實現樣品定型及小批量交付,小功率器件完成從 600MHZ-5000MHZ 全頻段覆蓋并具備量產能力,產品定型40 余款,并打破行業最大量產技術瓶頸問題,新技術新工藝目前正處于客戶驗證階段,同步實現低頻器件研發,超大功率峰值已完成樣品制作,目前正處于可靠性驗證階段,超寬帶、倍頻產品研發已完成相關產品開發,解決量產技術瓶頸工藝,量子通信超低溫器件完成,目前性能對標國際水平,國內性能處于第一陣營。子公司南京彼奧在新區進行產能擴建的同時,也同步開展新品預研,目前已經完成多款高介電常數、不同磁飽和強度的新品材料配比和工藝優化,已定型多款高介材料具備量產能力,目前正在開展更高介電材料的預研工作,同步完成某款超寬復合鐵氧體研發,陶瓷與鐵氧體多層嵌套工藝,提升產品良率和可靠性,同步完成某款型號移相器所使用的鐵氧體材料量產一致性工作,解決客戶緊急交付任務。并突破了多個針對易脆、小、薄陶瓷和鐵氧體加工工藝,為未來器件實現小型化奠定材料基礎。子公司成都通量TR SiP項目完成小陣面系統測試與多套樣品交付,另有若干款芯片完成研發定型。子公司天和嘉膜正在持續開展膜狀塑封料和導熱介質材料的產品開發,積累產品可靠性數據并配合用戶開展工藝調整,推動產品盡快實現批量發貨。在新產品研發方面,著力推動薄型化超低熱阻產品的研發和中試工作,通過降低高導熱絕緣介質材料的厚度,提升介質材料的耐壓、耐熱性以及與其他基材的結合力以實現在工業領域實現部分高成本絕緣導熱材料的替代,從而進一步拓寬公司產品的下游應用領域,通過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天融工程相關業務方面,多項研發穩步推進。在天融大數據方面,儲供管理平臺V3.0 已完成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評審進入研發階段;交通衛士 V2.0 著手立項;針對低空全領域,識別多元異構數據關聯與融合關鍵技術,并完成研究;圍繞多類場景梳理低空空域安全保障任務需求,產出多項研究報告;生物樣本庫管理系統根據客戶需求已完成疾控版本功能的補充升級;生物樣本整版掃描儀已完成初版結構圖的設計;高等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智慧管理系統已完成項目整體需求梳理和框架設計。在取得專利及獲得成就方面,公司獲得發明專利 4 項;在低空經濟業務方面,天融智航項目完成初步規劃,軟件平臺已初步搭建;海空一體監視雷達 V2.0 完成軟硬件詳細設計方案;機場要地低空探測預警防御系統完成產品策劃;要地低空探測預警防御系統關鍵平臺完成設計評審;面向跨域作業的多智能體協同控制及多模定位導航研究開展核心設備調研;基于低空場景的目標識別與跟蹤技術著手編制技術設計方案;在數字健康方面,天和云脈 C 端產品已完成 2.0 版開發,用戶端與管理端功能優化完善;消防救援作戰訓練健康安全管理系統完成定制化監管平臺的開發,架構與管理模式升級,強化安全運維;中醫特色智慧康養服務平臺實現多端信息同步,以多種單據形式提供個性化服務;班、排級單兵作業定位協同系統完成產品策劃;同時,多項核心算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應急裝備業務方面,應急救援現場空地一體信息融合指揮系統已完成產品總體方案設計,正在進行分系統方案設計。公司將通過市場牽引產品研發,聚焦應急裝備研發、智能救援指揮系統開發、防災減災預警系統產品研發三大方向;立足于公司現有技術和裝備基礎,通過系統集成、創新改進、迭代升級等方式,形成面向應急客戶需要的新型應急產品,緊緊圍繞應急市場“三斷”條件下的救災通信指揮需求、信息融合需求、新技術應用需求,從“災后救援”到“災前預警”的職能轉化需求,打造一批適合應急市場需求的裝備和系統。
今年上半年公司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在技術預先研究、領先應用和技術產品化、工程化方面的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引領產業升級。(摘自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